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日文学院),创立于1975年,是全国较早开设日语专业的教学单位之一,是西北地区最早的一所日语语言文学类本、硕、博三级培养体系完备的教学单位。学院现为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协作)会会长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单位、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樱花教学网成员单位。
目前,日文学院有在校生1200余人。日语专业软科排名为A类专业。在2024年5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推出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4-2025)》中,我校日语专业在全国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中排名第三(449所高校参评)。
日文学院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学院始终坚持“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办学目标,努力培养日语基础实、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日语专业2003年获批陕西省名牌专业,2011年获批陕西省特色专业,2017年入选首批陕西省一流专业,2019年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教育教学
日文学院本科阶段设有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专业,日语专业下设5个方向,开设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超过百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日文学院为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奠基学生终生职业发展而开设的“语言+”模式教改班,授经济学学士学位。2019年9月,开设“卓越国际贸易人才实验班(日语+国贸+英语)”,锚定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2021年9月,开设日语高级翻译人才教改班,培养学生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以服务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日文学院研究生硕士阶段共设日语语言文学、日语笔译和日语口译三个专业。其中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设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日语教育、翻译学、国别和区域(日本国情研究)研究等5个研究方向,共开设课程80余门。翻译硕士(MTI)为全国第一批开设单位,有日语笔译、日语口译2个专业,共开设专业课程近50门。
日文学院研究生博士阶段设日语语言文学一个专业,每年招收博士生2-3人。
(一)专业布局
1.本科专业设置
日语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文科”建设为契机,突出“日语+专业+人工智能”特色,建设卓越人才培养改革示范区,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理想信念坚定、人文底蕴深厚、专业能力突出、“日语+”特色鲜明,兼具中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日语专业简介
日语专业成立于1975年,现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陕西省一流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2025年起,将原有翻译、日英复语、经贸、师范以及语言和人工智能等5个方向进行整合,开设高级翻译方向、双语特色方向、语言与人工智能方向,师范方向升级为面向高考招生的师范类专业,经贸方向合并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日语),增设“日语+法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开设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多达134门,其中国家级一流课程2项,省级一流课程3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项。专业就业状况良好,毕业生国内外考研录取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毕业生受到国家部委、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资企业等用人单位广泛好评,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简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在夯实日语的基础上,深度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国际贸易业务的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经济事务和外贸翻译、经营管理等工作。获经济学学位。
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多次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等国家级赛事,中斩获一、二、三等奖。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师范专业简介
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高尚的师德修养、深厚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素养、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具备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和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有纯正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具有良好的日语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乐于奉献、锐意创新、持续发展的卓越初高中日语教师,并为其成为初高中阶段日语教育学科带头人和未来的教育家打好基础。
日语+法学专业简介
为适应社会对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2025年与西北政法大学共同开展“日语+法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该项目集中两校的优质学科专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是新文科建设的生动实践。
卓越国际贸易人才实验班
以培养卓越拔尖人才为中心,培养具备全球视野、中国立场、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能够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日英双语言能力+经贸素养+AI技能”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卓越人才培养瞄准国际一流大学对本科生的学业素质要求,努力培养特定专业领域高素质复合人才。
2.研究生专业设置
日文学院研究生硕士阶段共设日语语言文学、日语笔译和日语口译三个专业。其中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设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日语教育、翻译学、国别和区域研究等5个研究方向,共开设课程80余门。翻译硕士(MTI)为全国首批开设单位,有日语笔译、日语口译2个专业,共开设专业课程近50门。
日文学院研究生博士阶段设日语语言文学一个专业,每年招收博士生2-3人。
(二)一流专业建设
日语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以来,本专业从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积极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已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4门课程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学院有序推进信息化课程建设,建成《大学日语》等2门精品慕课、《基础日语》等多门SPOC课程。慕课《日本思想史入门》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日文学院课程建设成果一览表>
课程名称 | 类别 | 级别 | 获批时间 |
跨文化交流 | 一流课程 | 国家级、省级 | 2023、2021年 |
日本思想史概论 | 一流课程 | 国家级、省级 | 2023、2021年 |
日语职业成长认知交互式演练(面试环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一流课程 | 省级 | 2020年 |
日语教育概论 | 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 | 省级 | 2021年 |
日本思想史概论 | 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 | 省级 | 2021年 |
外交外事口译 | 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 | 省级 | 2023年 |
同声传译II | 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 | 省级 | 2023年 |
日文学院科研成果丰硕,近三年间,教师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项,其中包括《基于语料库的汉日程度范畴主观性对比研究》等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艺团体走出去”对策研究---以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带为对象》等3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课题、《基于<抗战日语读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外语教育思想研究》等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在论文成果方面,学院共发表学术论文117篇,其中包括SCI、CSSCI等高级别期刊论文多篇;出版著作40余部,其中学术专著11部,译著30部,《钱稻孙<万叶集>翻译研究》《马铃薯的世界史》等专著、译著2022年分获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省优秀科普作品等奖项。
我院教师杨晨在国际著名能源期刊Applied Energy上发表论文
学院日汉、汉日翻译人才荟萃,队伍齐整。多次完成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西安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委托的高翻任务。学院年均出版各类译著10部以上。2021年-2022年,学院毋育新、葛睿、段笑晔、韩思远等4名教师参与中宣部、教育部重点教材建设项目《理解当代中国》日语系列教材的编写,为做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贡献了西外力量。
我院教师参与编写的《理解当代中国》日语系列教材
我院教师韩思远为时任陕西省主要领导做翻译
我院2022届毕业生塔拉甫·艾得力别克为杭州市副市长和哈萨克斯坦驻上海总领事做翻译(右后方)
(三)实验室建设
日文学院教学设施先进,图书资料齐全,除配备先进的专业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外,还设有远程教育实验室(220平米)、字幕翻译实验室(130平米)、MTI多模态实验室(120平米)、MTI教学指导室(50平米)等高端综合实验室。学院有藏书2万余册的资料室、藏书3000余册的日本研究所。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同声传译实验室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远程教育实验室
二、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67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行政教辅人员1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2人,约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47.7%;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1人。学院常年聘请6—10名日本文教专家或外籍教师,从事日语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教师合影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成就斐然,现有陕西省百人计划专家1人(王琰),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毋育新),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张琰龙),陕西省高端翻译人才库入库专家2人(葛睿、韩思远),陕西省“三秦友谊奖”获得者2名(大元守、小出涌三),“西外学者”3人(毋育新、陈曦、白晓光)、西安市雁塔区人大代表1人(陈曦)。毋育新、吴少华、张忠锋、江涛等多名教师在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会、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陕西省翻译协会中日交流中心等学术组织任职,扩大了学院学术声誉。
三、国际交流
学院国际合作交流蓬勃开展,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与京都府立大学、福井大学、奈良教育大学、名古屋大学、筑波大学、日本东北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关西外国语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广岛大学等40余所日本知名高等院校建立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在学科建设、师生派遣、互换留学、双学位多层次联合培养等多领域、多方面开展深层次交流。通过互换留学、“2+2”、“3+1”等多层次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选派优秀学生赴日本短期留学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每年赴日交流院校进修、学习和攻读学位的学生达百余名。2017年学院深度参与了“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建设,在联盟框架内与国内外20余所高校开展交流。
日文学院近年来签署交流协议的部分日本高水平大学
2016年,时任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一行访问我校
我院长期致力于中日人文交流活动,多次承办“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长安杯·中国大学生日语才能演示大赛”等重要赛事和中日大学生友好交流活动,积极推进中日青少年交流活动。
第23届长安杯· 中国大学生日语才能演示大赛甲组特等奖获得者、我校吴乙晴同学(右一)应邀访日
四、科研平台
经过近50年的发展积累,日文学院在国别和区域研究方面形成鲜明特色,目前设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研究所等高级别研究机构。东北亚研究中心自2017年成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机构以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积极挖掘本地题材,在日本和中东关系、中日韩古代文化交流、中日当代民间交流研究方面逐步形成独自特色。东北亚研究中心学术期刊《东北亚研究辑刊》每年出版一期。2023年,该刊进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入库集刊行列。日本研究所在日语动词、形容词、指示词等研究方面形成独自特色,形成校级“语言类型学视阙下的汉日语多维度对比研究科研创新团队”。
《东北亚研究辑刊》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入库集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一行来我院调研
五、学生风采
日语专业学生在历年全国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表现不俗、成绩斐然。多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多次在“永旺杯”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中华全国日语演讲赛”、“长安杯•中国大学生日语才能演示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人民中国”杯日语国际翻译大赛、“中国大学生俳句比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高级别比赛中斩获优异成绩。
长安杯·中国大学生日语才能演示大赛特等奖
人民网“强国杯”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
西安市日语配音大赛一等奖
日语高级翻译人才教改班开展“党史我来讲”特色教学实践活动
六、校友风采
近50年来,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文学院为国家培养了7500余名优秀日语人才。近三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国内外升学率逐年上升,其中:2022届毕业生国内外升学率40.15%,2023届毕业生国内外升学率46.44%,2024届毕业生国内外升学率48.70%。毕业生受到国家部委、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资企业等用人单位广泛好评。涌现出了中国驻日本国大使馆总领事詹孔朝、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邱雅芬、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津庆、著名区块链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杨东等一大批杰出校友,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詹孔朝,1997届毕业生,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参赞兼总领事
杨东,1997届毕业生,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
(资料更新截止至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