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10月31日,张蠡、张忠锋老师回访了毕业生,走访了大连的SAP、东软、大连华冠金源贸易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为大家总结了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并带来了几位学长学姐的寄语。
【企业招聘人才的要求】
1、日语+专业
2、有灵活度、执行能力、沟通能力
3、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有上进心、有抗压能力
4、正确认识自己,放正期待值。
【毕业生寄语】
*桂侗
1993级旅游日语校友
东京外国语大学大学院硕士毕业后现就职于大连东软集团。
各位学弟学妹们,大家好。一晃大学毕业已经近20年,承蒙张老师厚爱,在这儿跟大家叨咕几句。毕业以来,辗转几座城市,进出几趟国门,换了几份工作,确实感慨良多。回想自己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但现在看来,无论是做翻译靠语言吃饭,还是用日语做工具吃不那么相干的饭,把自己手头的每一件工作做到最好,不糊弄别人也不糊弄自己,必将从中有所收获。待到真正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份工作时,其实不知不觉间已经羽翼丰满,可以游刃有余了。这种又大又空的道理想必大家已经听到耳朵起茧子了,只再告诫大家一句,趁着年轻这几年,不是要对自己“好一点”而是要对自己“狠一点”,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相信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时,大家都会振翅高飞的。
*蒋云斗
2002级日语校友
东北财经大学日语教研室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二零零二年的秋天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与梦想跨进了西外雁塔校区的“凯旋门”,直至今日仍清晰记得初入西外校园的每一帧风景,那个秋天很美、很暖。毕业十年后的秋天在大连迎来了张忠锋、张蠡两位先生,两位先生在走访在连日企的紧张行程中,特意安排时间组织在连校友聚会,并为在连校友带来了母校的问候,校友们齐聚一堂一同回忆在西外时学习生活的点滴,从老南门到“熊猫楼”(雁塔校区男生宿舍楼)、从西外五十华诞庆典到非典时的文娱活动、从大一新生时的训操到精读课的课文与小考、从男生宿舍楼下熟透的柿子到一号食堂的葱花大饼、从听力课上全班一起录磁带的趣事到每天提着厚重的日汉词典爬八楼的辛苦、从全校备战本科迎评到02级成了“第一届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生”、从“日语系”聊到了“日本文化经济学院”,通过先生们的言语想象着这十年西外日语的发展,分享着先生们带来的喜悦,毕业十年却依然觉得从未离开,仍能感受到西外日语的凝聚力,这个秋天有了母校老师的来访而变得温暖、温馨。西外日语历经沧桑、奋发图强、才有今日桃李天下,感恩母校,遥念师友。
*况铭
日语专业2002级校友。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日语教研室任教。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要说的话算不得教诲,充其量只是一些个人感悟,如有不悦,请勿在意。第一,不要虚度光阴。你们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千万要珍惜这美好年华。或学习,或为人,或处事,都要全力以赴不留遗憾。万万不可无所事事。第二,要有人生目标。没有目标就很容易随波逐流不知所措。所谓目标可以是学业目标,好比大学四年我要通过哪些考试,得到哪些证书。也可以是职业规划目标,想清楚自己适合什么职业,然后往这个方向去努力。第三,掌握外语之外的技能。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就不用我废言多说了。第四,享受大学生活。象牙塔里不只有看似枯燥的听写单词,背诵课文,刷夜备考。还有和你一起听写单词,背诵课文,刷夜备考的小伙伴们。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们懂的!
*刘枫
2006级日语专业校友。
2010年毕业一直在大连某外企工作。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四年的大学生活,仅仅弹指一挥间,却能影响之后的整个人生。这四年里,我们学到了专业知识,获得了珍贵的师生情,同学情。这些都是留给我们最为珍贵的财富和回忆。
学校的生活非常单纯快乐。但是毕业之后随着角色的转变就会发现,社会人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简单,知识与能力是很重要且是最为基础的一部分。而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性格与人际关系也相当重要。可能你们以后出来所做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但工作总是会教会你许多事,只是也许每个人的领悟有所不同,这也许就是工作的定义……要是想做自己喜欢的,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一步一个脚印的为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最后,祝愿母校越来越好,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学有所成!今天的我们,以身为一个西外人为荣,多年以后的西外,也将因有你们而骄傲!
*鲁娜
1998级日语专业校友
目前在大连外企工作。
不经意间毕业14年,可是大学时光仍然记忆深刻,仿佛昨天才刚刚拖着行李箱走出那片美丽的净土。在这里我想跟学弟学妹们说,一定要珍惜大学的四年时光,这四年真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四年时间。大学四年你将会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希望大家毕业都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余莹
2003级日语专业校友
转眼离开母校9年多了,回想起四年的大学生活,老师,同学,还是一样的美好。大四那年的我们,正如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今天一样,怀揣着梦想即将迎来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很有可能不是你终生的工作。但对待第一份工作的态度,则是反映你终生的工作精神。走出校门后要先根据自己的兴趣、学识等进行角色设计,然后不断学习,并探索和创新。
最后,作为学语言的我们,更不应忘记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希望大家都有好前程,也愿母校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