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宇佐美真有美教授受邀到访我院,并在远程教育实验室面向师生举办了学术讲座暨BTSJ自然会话语料使用讲习会。广东培正学院商务日语教研室主任李宇霞老师陪同来访。我院院长毋育新教授主持讲座,日文学院及西安地区其他高校5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宇佐美教授首先阐释了语用学中“礼貌(politeness)”的定义,即为了建立良好的跨文化交际关系所使用的策略,宇佐美教授详细讲述了语用学先驱者为寻求不同文化、语言中礼貌的共性而做的努力,一一点评了迄今为止学术界提出的各种解释礼貌现象共性的理论。
宇佐美教授重点讲述了布朗和莱文森(1978/1987)提出的“ポライトネス理論”(礼貌策略理论)。对该理论中面子的概念、面子侵害度计算公式等四个主要构成部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如“积极面子”是指希望获得对方的理解、喜爱、赞赏等需求;而“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对方打扰等需求。礼貌策略理论,正是作为维护这两种“面子”需求而产生的理论框架。面子侵害度计算公式指出了量化计算面子威胁行为大小的方向。宇佐美教授肯定了该理论的优点,也指出了该理论的不足。例如在敬语体系并不完善的语言中,也有遵循社会规范的语言使用例,在敬语体系发达的语言中也存在策略性礼貌现象。
基于这些问题,宇佐美教授构建了自己的“ディスコース・ポライトネス理論”(话语礼貌策略理论,简称“DP理论”)。“DP理论”,将布朗和莱文森的理论向前进行了延伸和扩展。“DP理论”实现了由单句向话语,由静态到动态,由绝对到相对的跨越,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不同语言和文化下礼貌行为共性的解释,在预防交际障碍,建立良好跨文化交际关系中起到了巨大作用。随后,教授结合实例进行了讲解,将理论实际化,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在座听众受益匪浅。
6月24日下午,宇佐美教授作为主讲人参加了西安外国语大学与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共同举办的“BTSJ自然会话语料使用讲习会”。宇佐美教授重点讲述了BTSJ的操作方法,即使用者该遵循哪些规则将音频资料转写为文字资料以进行科研工作。宇佐美教授以自身社会心理学的专业背景,为在座师生介绍从言语社会心理学来进行会话分析的方法,并佐以如何数量化等实例论析,让理论清晰生动。
接下来,宇佐美教授从更为细致的角度,为大家说明了BTSJ的转写原则,包括:改行的原则,符号的使用以及终助词编码等固定操作方法。途中,宇佐美教授为大家提供了亲身体验BTSJ的操作机会,并逐个指导在座师生进行会话录入,大家通过自己的实际演练,加深了对本次讲习会的理论内容的理解与吸收。随后,李宇霞老师为大家现场示范了BTSC(汉语自然会话语料)的操作方法,以利于大家能够在理解中文会话录入的基础上,正确进行日语会话的录入。最后,宇佐美老师还为参加讲习的师生免费分发了自然会话语料转写的辅助软件。
在最后的答疑环节,在座师生踊跃提问,气氛热烈。宇佐美教授和李宇霞老师一一认真回答了疑问,讲座圆满结束,场下掌声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