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院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了解信息时代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我院利用暑期组织教师持续开展“走访用人单位,走近毕业生”系列活动。
2017年7月19日至7月23日,校教学督导、我院教授张忠锋,翻译教研室主任韩思远,教师刘苗苗和学生辅导员屈晶晶一行赴青岛开展“双走”活动,对就业市场、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以及学生培养模式等进行考察调研。
此次走访的单位有:青岛海信国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敏达洋行贸易有限公司、青岛康和洋行贸易有限公司、青岛翰中贸易有限公司、青岛康和贸易有限公司和伊藤忠(青岛)有限公司。
本次“双走”活动第一站来到了青岛海信国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其是中国著名的家电生产厂商海信集团的海外品牌建设和产品销售重要平台,人力资源部的徐倩带领我们首先参观了海信博览馆,了解海信集团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发展战略以及技术核心等,同时了解到海信的国内外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情况,之后参观了解海信的智能产品,包括海信的ULED和VIDAATV等技术在家用电器、智能家居、城市交通、医疗辅助、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参观结束后,与青岛海信国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监刘颖等进行了座谈。
刘颖副总监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及用人情况,张忠锋老师介绍了学院的情况,包括学院发展、专业设置、毕业就业等情况,双方就学校和企业关注的学生专业和综合素质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就推进人才模式培养方面,双方意见一致,有意向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
第二站来到了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青岛代表处,该机构积极致力于促进日本与海外之间的贸易与投资,以加强企业之间的商务合作为目的。该机构青岛代表处的负责人、我校的93级校友鲁寅萍接待了我们,双方就目前的日资企业情况以及日语专业学生需求情况进行了座谈,其同时提到“语言不再具有优势,而是一种工具”,学院老师也介绍了目前的“日语+”专业模式,双方就日语专业学生素质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在JETRO还见到了06级的西外毕业生朱秀霞,朱秀霞也从个人的经历出发,向我们分享了自己求职就业的经验。
第三站来到了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它是一家面向IT领域,利用线上线下结合,搭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服务平台的公司。公司负责人刘会斌向我们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重点说明了为高校提供校企合作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定制人才、QST青软实训业务模式、为园区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服务以及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就业的人才培养服务链。学院考察调研团还参观了该公司的办公区、教学区以及实训区等,双方就校企合作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第四站来到了校友企业—青岛敏达洋行贸易有限公司和青岛康和洋行贸易有限公司,两所公司分别为89级校友杨向东和展雪莹夫妇创立,专门做日本纺织品进出口业务。两位校友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一行,介绍了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情况,也分享了个人的求职创业经历,在交流中就学生素质培养以及企业用人等方面给予了很多的建议。
第五站来到了青岛翰中贸易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经营批发零售针纺织品等,公司经理、89级校友杨立强接待了我们一行。
杨经理向我们介绍了公司的经营、研发产品,介绍了公司的人员组成和招聘情况,双方就目前的就业市场以及用人要求进行了交流。
第六站来到了青岛康和贸易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营批发零售:纺织品、针棉制品,服装鞋帽,纺织原料等,公司总经理蒋厚堂、副总经理徐鹏禹、财务负责人等与我们进行了座谈。
蒋经理介绍了公司的经营项目、人员组成、招聘情况等,张忠锋老师也介绍了学院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情况,双方就目前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发展状况、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进行了交流探讨。
最后一站来到了位于青岛软件园的伊藤忠(青岛)有限公司,伊藤忠是世界著名的综合贸易公司之一,伊藤忠商事旗下有7大集团公司:机械公司(如纺织机械、工程机械等),组织品公司,宇航、信息和多媒体公司、金属与能源公司(如石油开发等),生活资料(如胶合板与建材等)与化工品公司,粮油食品公司,金融、房地产、保险和物流公司。
青岛公司的管理部部长代行、财务会计室室长王鑫、管理部卞霞接待了我院一行。双方分别介绍了公司、学校的相关情况,就学生培养及就业情况进行了交流探讨。
此次青岛“双走”考察调研活动,强化学院与企业的对接,加强学院与校友的交流,不仅了解到目前日资企业的行业最新情况,对于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和要求也有了更为准确的了解和把握。企业负责人和校友们对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发展也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建议,这对学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了针对性的参考。对我院今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管理和实施、毕业就业培训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考察调研结束后,西外山东校友会对于学院张忠锋老师一行到青岛调研表示热烈欢迎,校友们齐聚一堂,共话师生同窗情谊,感恩老师母校培育。校友们还纷纷发来了他们对母校,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和殷切希望。
校友寄语:
89级校友 杨向东
我是旅游系日语专业89级毕业生,1993年毕业后来青岛从事外贸工作至今。回顾我走过的路,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在校四年给我留下的回忆远远多于毕业后二十余年。我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在校时的每一天,不要虚度光阴。
另外真心希望你们能努力学习,大学时是一个人学习的最佳时间,无论精力和求知欲都是最强的。踏入社会后再也没有大学时的那种心无旁骛的学习氛围。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会很快摧毁一个人的求知欲,过了四十岁后,精力迅速下降,记忆力明显衰退,再想学习也很难学好了。最后祝同学们一切顺利 !
89级校友 展雪莹
大家好!我是旅89日专班的展雪莹。大学3年是我目前为止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没了高中生活的枯燥乏味,有了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没有十分用功地学习,在黄金时段没有多汲取知识的营养,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在玩乐之余牢记自己的本分,不辜负美好青春!
89级校友 杨立强
大学本科阶段只有短短的几年,但期间的所作所为对以后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好好珍惜,不负大好时光!
95级校友 张乃明
学弟学妹们好:
我是95级日语系的,毕业后回到山东青岛工作,现在跟几个合伙人一起经营一家外贸公司,专门对日本出口服装,年出口额基本上保持在2300万美金左右。从入学走到现在中间经历很多很多也有很多感触。在这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今后大家能有所帮助!
1、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关键还要学些做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更要知道在外求学父母为自己所有的付出,是非常不容易。养成节俭不攀比,勤奋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语言只是一门工具,毕业后进入公司除了会语言我们一无长处。即使你的日语水平再高也是这样。所以进到一个公司就面临从头各方面开始培养你。公司要人为什么要面试,就是这个意思,公司需要会日语的,但更需要人品端正积极向上的年轻人。
2、永远记住一个道理:没有奉献,勿求索取!一个没有给公司贡献的人,是没有任何条件去跟公司要求回报的。公司花钱养你培养你是为了将来给公司创造东西。一开始面对公司开的报酬不要特别计较,主要看工作是否适合你,将来是否有发展空间!随着你对业务的熟悉,自己就会得以发展,你所想要的自然而然也就会陆续到来!
3、要有一颗恒心。継続は力になり。只为眼前利益,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话,只会让你飘来飘去,到头来也很难成为一个行业里的佼佼者。这种漂浮的经历,也往往会让很多新公司对你望而却步,即使你的确有能力,你的经历也足够会让人怀疑你是不是一个脚踏实地,真心实干的。
有志者事竟成,希望大家在今后的道路上,好好规划自己。每个人都如愿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大展宏图,每个人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以上几点感言,希望与大家共勉!
97级校友 孙川
亲爱的学弟学妹:
在提笔写这篇文字的时候,不觉已经离开母校有十六个年头,非常感谢大学四年母校给我培养的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给我提供的各种锻炼机会,使我能够坦然面对人生中碰到的各种困境并克服它。
作为过来人,我非常羡慕各位学弟学妹,目前母校拥有了更加优越的各种软硬条件,能够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各种锻炼机会。同时你们也面临着各种机会和挑战。怎样更加有效的利用短暂的大学时光,实现自身理想,我有几点建议:
1. 认清学生本质,强化专业素养。人不可无一业不专,我们大学期间学得的专业知识将是我们步入社会的敲门砖。我毕业之后从事的是外贸工作。我很庆幸扎实的外语功底使我能更快的领悟客户需求。较高的专业素养将会让你更加自信的迎接社会的挑战。专业知识学不好,人生的战场上先失一城。也许有人说很多人大学中退,也获得了成功,但我想和大家说的是:不要把这种小概率事件当作颠扑不灭的真理,更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极小概率的逆袭上面。自己的专业都搞不好,谁会相信你在别的方面会取得成绩呢?
2. 多读书,广泛涉猎各科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前面讲的是强化专业素养,但学有专长与博见博学,并不矛盾.博见博学会大大促进专业的学习。现代社会人们读书功利化严重,这种不良风气也侵蚀着校园,也许大家都渴望成功,但我建议各位学弟学妹尽量少读各种所谓的成功宝典,各种交际艺术之类的书籍。更应该多读读文史哲方面的所谓的”无用之书“。尽量去开阔自己视野,去升华自己而不是沉迷于功利,找到真正的自己。培根曾言:“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学使人善辩。”学习这些看似“无用”的知识,假以时日,逐步积累,在关键时刻,就会发挥作用,诚如老庄所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3. 及早确定自己人生规划,做事有计划,有目的,不至于偏离方向,不至于迷茫。比如说,我们应该给自己人生规划几个阶段,30岁想要怎样的生活,40岁你想要怎样的状态,50岁你想去哪里……我这方面规划的也不好,所以特别想分享给你们,如果大家从校园开始就样规划,那得是多么无敌和美满的人生。
4. 多参加社团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尽量拓展自己的视野。通过各种经历,会有各种挫折,各种感悟,带给我们各种思索,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也明白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便于我们修正成长道路上的小目标。但需要提醒大家的事,这方面不要本末倒置,忘记学生本职,一味去建人脉会让你得不偿失。
5. 注重品德修养,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立足,最终取决于这个人的口碑,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能力诚实守信,利他之心,感恩之心,自我反省的能力,最终会决定是否为他人,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这是你的软实力。靠着成功之术是学不到的。
我相信社会为每一个优秀努力的人都准备了足够的上升通道,从现在开始努力吧。总有一天,母校会以你为荣。
祝福大家。
99级校友 梁琨
1、大学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开始;
2、多向老师们请教各方面人生经验,相信老师们会非常乐意;
3、认真思考人生方向,慎重选择第一份职业;
4、坚持学习,不管你处于何种境地何种状态;
5、情商重于智商,逆商更不可忽视;
6、特别给学妹们的话,请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人格和经济的独立,并内外兼修;
7、自立,自重,有担当,懂感恩;
8、会学习,会生活,珍惜健康(非常重要)。
99级校友 侯海亮
1、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在尽全力学好自己专业的前提下,适当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打球、游泳、绘画、音乐、书法……),最好有文有武,文武结合,这个很重要。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需要我们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兴趣爱好既能锻炼身体,也能陶冶情操,会对你的事业和人生增色不少……切记身体健康是前提,是基础。能力再强,没有好的身体,也是不能胜任工作的。学生阶段没有旁事打搅,是集中精力搞好学业的最佳时期。
2、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一个人能否处理好工作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是和这个人的知识积累及情商是有很大关系的。可以说能否胜任一件工作靠智商,但事业达到的高度却取决于你的情商。真正成功的人,既是事业的佼佼者,也有很和谐融洽的工作、家庭、社会关系。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学校的学习只是基础,步入工作岗位,走上社会后还有大量的知识、技能、社会学科需要学习和琢磨体会,没有长期学习的意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不行的。同学里面也有一部分人做的工作和专业没有关系,却也能取得好成绩。这是为什么?这和他们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分不开。
3、既要力争学业有成,更要做一个品德高尚,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其实我们做一件事首先想到的不是对别人负责,对团体负责,而是要对自己负责。能对自己负责,才可能对别人负责。做人做事要有底线和原则。有底线和原则的人,最容易得到团队的认可,也才更可能取得成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越是小事,越是细节,越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品质。希望大家都做德才兼备的人。
06级校友 朱秀霞
致学弟学妹:
大学是一个自由,美好,可以造就很多可能的地方。现在的你,也许觉得自己平凡得默默无闻。但请相信,在这里走过的每一步路,流过的每一滴汗都不会白费。好好享受你的西外生活,她会成为你美好的青春记忆;好好珍惜你的大学时代,这种珍惜会为你的未来种下你可能意想不到的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