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学校65周年校庆前夕,带着同窗情谊、对老师的思念,我校日语2007届毕业生回到母校,欢聚一堂。9月23日下午2时,校友座谈会“《预见未来的自己——日文学院2007届毕业生职场与创业经验分享交流会暨爱心捐助会”在长安校区实验楼SD107室举行,我校思政部李毅教授,俄语学院院长赵红教授,日本文化经济学院院长毋育新教授,党委书记马少辉,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师生参加座谈会。会议由日本文化经济学院研究生教研室主任南海副教授主持。
首先,院长毋育新教授致辞,他代表学院欢迎2007届校友返校。他讲到,校友返校,是校庆期间最喜悦的时刻,见证母校的发展,重温大学时光。校友返校聚会,通过职场、创业分享会与在校生交流,以创新的形式延续校友的精神传承,砥砺在校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个人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他总结到,校友的力量不容忽视,校友强,则母校强。
随后,党委书记马少辉上台致辞。他讲到,校友无私的爱心捐助,帮助贫困学生重获希望,他代表学院感谢2007届3班全体同学关爱贫困生,支持教育教育事业,并表示会将全部爱心款用于改善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为2007届.3班全体同学颁发爱心捐证证书。
接下来,会议进入经验分享交流会环节。由我院2007届毕业生李芳主持。
首先,俄语学院院长赵红教授致辞。她对校友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俄日语系时期进行回忆,向现场的师生讲述了一段段有趣的故事。她讲到,大学时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困惑,面对人生,面对自己,最重要的是做好当下事;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希望同学们多了解传统文化,通过哲学的学习,来完善和改进自己。赵红教授以俄罗斯谚语总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随后,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张蠡副教授上台致辞。她讲到,能在2007届毕业生毕业10年后再次相见,非常感慨和高兴。她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勤勤恳恳做人,快快乐乐生活,师生情长久深远。
接下来,由2007届毕业生刘睿、高良杰进行经验分享,两种不同的方向,两段各具魅力的经历,对在场的学生是另一种收获和感悟。校友刘睿以题为“梦升起的地方——我的考研故事”分享了她的奋斗史。她在考研备战过程中的坚持和努力,是支撑她不断前进的原动力;她的举一反三、不过二原则、重复在重复等都是她保持向前的基石。她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梦升起的地方不懈努力。
校友高良杰以“预见未来的自己”为题进行分享。他讲到,希望同学们具备付诸行动的习惯、沟通和表达能力、表达友善的能力、总结和写作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在大学期间广泛选课,不断学习,多与老师交流,多听、多看、多思、所交流,具备语言应用能力。他通过亲身经历,向学生传达出就业过程中应具备的品质,认真刻苦,不断钻研,全力以赴去做好每一件事,不断感悟,不断前进。
最后,思政部李毅教授上台总结并致辞。她以“欢迎、感谢、学习”为关键词分享了结合自身经历的总结。第一,欢迎2007届毕业生返校,希望他们在校园多走走,感受母校的变化;欢迎所有在校生,不断砥砺学习。第二,感谢此次别开生面的分享会,感谢2007届毕业生的爱心和责任担当;第三,学习知识、方法和思维,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成才的问题,最终落到行动。
日文学院2007届毕业生职场与创业经验分享交流会暨爱心捐助会是我校校友会正能量的传递,通过创新、别开生面的模式,延续校友的精神,传承爱和担当;以感悟为起点,落实行动,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