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日本成蹊大学原善教授在我校实验楼C区204远程教育实验室再次举办“川端康成的文学—‘省笔’的魔力”专题讲座,讲座由我院张忠峰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原善教授首先介绍了川端康成的人生经历。他表示:“川端康成是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其作品翻译到中国的时间较为长久,其中《伊豆的舞女》和《雪国》被选入了中国教科书的教材。”接着,他就川端康成的两面性以及三个关键词展开了叙述。在他的介绍中,川端康成身上充满着各种矛盾,他在作家领域既传统又前卫,既受佛教影响又受基督教影响等。
然后,原善老师向大家抛出一个问题—何为“孤独”本身的含义。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后,原善老师用川端康成的家庭关系图以及其亲人先后逝去的人生经历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表示:“‘孤’即无父母,‘独’即无子。”这一回答正映衬了川端康成那孤独而又令人唏嘘的一生。
接着,原善老师从《雪国》中摘取了6个片段,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川端康成笔下“省笔”的魔力,并带领大家细读了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心中》,对其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在解读完毕后,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主题如作者所说,乃是‘爱情的悲哀’的话,那这个所谓‘爱情的悲哀’是谁的悲哀?”现场同学积极响应,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是丈夫的悲哀,也有人认为是妻子的悲哀,还有的人认为是女儿的悲哀。在原善老师看来,真正的答案是整个家庭的悲哀。最后,原善老师介绍了部分有关该问题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不同学者的个人见解及理论基础。但大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丈夫的悲哀。因为这些学者都是男性,而川端康成也是男性,所以在研究的角度上普遍从男性角度上来解读。这一点也引发了现场的思考。
讲座结束,原善老师为大家送上了精美的小礼品——日本传统的和风印花纸,祝愿大家能在日语学习之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