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是当代日本的重要流行文化元素,也是我院学生经常接触的日本文化载体。为寓教于乐,让学生们从中挖掘有益于专业学习与身心成长的内容,我院在实践周中安排了日本动漫作品分析实践课程。课程内容由我院刘天羽老师负责制作,王玫、江涛老师共同参与。课程于5月20日面向24、23、22级进行,29余名学生参与。
课程选取雁村哲的作品《美味大挑战》(『美味しんぼ』)作为题材。该作品讲述的是东西新闻社文化部记者山冈士郎与栗田优子负责筹划该新闻社的“终极菜单”计划,通过食物的角度帮助各种各样的人们解决烦恼的故事。其写实性的特点超越了以往所有美食漫画,促进了美食漫画与日本的美食热潮的发展。除烹饪与菜品外,雁屋在作品中还围绕食材、食品添加剂、饮食文化等话题展开了广泛思考。
该作品自1983年起漫画杂志《Big Comic Spirits》上连载至今(暂停刊载中)。其漫画单行本总销量已于2020年10月突破1亿3500万本,位居日本漫画总销量历史第10位。其中的关键词“终极”(「究極」)获得1986年第3届新语·流行语大奖新语部门金奖。是自上世纪80年代起极具社会影响力的漫画作品,其后被制作成动画、日剧、电影等。
在观影环节,刘天羽为同学们选取了其动画版之中体现上世纪80年代日本社会风貌的内容,并着重选取了体现中国元素的内容。
在随后的讲座环节,刘天羽在介绍作品与作者相关信息后,首先围绕作品中对日本的描写进行了讲评。观影内容着重体现了上世纪80年代经济向好、GDP常年处于世界第二的日本自信昂扬,但也傲慢自大的精神面貌,并多有对当时的日本企业与职场、环境保护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重点社会问题的深刻描写,因而多次引起日本国内各界的批判之声。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对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描写引发了一场下至民间上至日本政府的风波,即作者于2014年秉笔直书了福岛核泄漏问题后引发了来自日本民间、政界、学术界的许多批判之声,并导致作者停笔至今的社会风波。刘天羽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对风波始末进行了梳理,并搜罗事实与数据,对其中提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考察。
最后,刘天羽围绕作品中的中国元素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中国的描写是该作品的一大特色,来自中国的登场人物与中国菜品往往成为作品意欲表达的各类主题的重要线索。例如在观影部分中,主人公所在的新闻社与法国的著名新闻社缔结了合作协议,但双方的负责人却因日本与法国饮食偏好不同而激烈争吵。为解决这一难题,主人公委托作品中一位重要的中国人物组织饭局,从一种更高的格局向争吵的二人讲述食物的味道没有高下之分,只有不同国家与民族间口味的不同,最终促成二人和解并向对方真诚道歉。
本次课程获得了学生的良好反响,增强了学生们在学习日语与日本文化之余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强化了爱国热情,同时通过引述外交部发言人针对已逝日本漫画家鸟山明的评价,对动漫作为加强中日文化交流和两国友好事业的载体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多位学生课后找到主讲教师探讨相关问题,学生之间也围绕此次课程进行了热烈讨论。